完善

八角鼓资讯

白族民间器乐曲主要有三弦曲、唢呐吹打乐、 洞经音乐等;此外尚有古曲和竹笛、口簧、木叶等演奏的曲调,而其中乐器结构和演奏风格最为独特的是唢呐和三弦。 白族唢呐与汉族唢呐构造不同,背面无音孔,正面只有七孔,采用"借音"吹奏法。簧片短而较硬,低音浑厚、稳健,亦能跃上更高音区。音域宽广,乐曲结构较多地出现四度以上的跳进音程,具有明亮、粗犷、强烈的独特风格。白族唢呐吹打乐不仅用于婚丧嫁娶、喜庆节日、庙会等活动,还是传统白剧"吹吹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时也为民歌伴奏,甚至用于生产劳动的伴奏,如"栽秧会"时,整个栽插活动都在唢呐伴奏中进行。民间流行着表现喜庆、祭祀、欢乐、哀伤等各种情调的丰富曲牌,如"栽秧调"、"大摆队伍"、"龙上天"、"仙家乐"、"蜜蜂过江"、"哑子哭娘"、"跌落泉"等等,流行至今的达上百首之多。 ...
阅读全文 >>
在青州市旗城学校,八角鼓非遗项目传承人赵连聚正在给孩子们讲述并演奏八角鼓《风雨归舟》,匀称的节奏、顿挫的唱腔,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与传承人互动交流中,同学们对八角鼓表现出了极大兴趣,纷纷上手体验,一年级学生在简单熟悉了八角鼓之后,随着八角鼓的节奏现场唱起了《万疆》,带动其他同学们也附和着唱起来。 近年来,青州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文化传承与校园体育特色深度融合,开展民族舞蹈、民族乐器、民族服饰欣赏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互动体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把爱我中华的种子种在学生心灵深处,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满校园。 ...
阅读全文 >>
清代旗籍子弟组织票房演唱八角鼓时,还包括一些其他曲艺、杂技形式,称为“全堂八角鼓”,简称八角鼓,其曲种包括,清音大鼓、岔曲儿、琴腔儿、腰节儿,马头调、拆唱、相声、古彩戏法等。延至嘉庆、道光年间,又增加了单弦儿、西韵等曲种。 清末,又加入了连珠快书,演出时,需要演员三、五人至十几人,一次堂会中,演出九场或十几场节目。以说当先,以唱为主。分为“鼓”(八角鼓、大鼓)、“柳”(时调小曲)、“彩”(古彩戏法)三大类。说、学、逗、唱、吹、打、弹、拉、变都包括了。故谓之“全堂八角鼓”。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说:“八角鼓之全堂,分鼓、溜、彩三种为完备。鼓,唱也;溜,相声之类;彩,戏法。” 北京艺人的说法略有不同,认为“鼓”指八角鼓、北板梅花大鼓、联珠快书等形式;“溜”应作柳,指旗籍子弟喜唱的马头调等小曲之类;“彩”指古彩戏法、相声、双簧等形式。...
阅读全文 >>
拆唱八角鼓形成于清代中叶。又名“牌子曲拆唱”、“ 八角鼓带小戏”、“牌子戏”。是由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的“岔曲带戏”发展而来。“拆唱”,意即将由一个人演唱的曲目拆开改由二三人至四五人依情节、人物分包赶角演唱。清代俗曲集《霓裳续谱》就收有称为“平岔带戏”的曲词四种: 《青云路通》、《太君有命》、《旷野奇逢》和《沉沉睡》 。 据《霓裳续谱》点订者王廷绍序文所述,当时这种平岔带戏及其他各种时调小曲,是由优童来演唱的,“妙选优童,延老技师为之教授。一曲中之声情度态,口传手画,必极妍尽丽而后出而夸客……红氍匝地,灯回歌扇之光;彩袖迎人,声送明眸之睐。朱缨白纻,与晓风残月争妍,亦所以点染风光,为太平之景色也。”拆唱八角鼓的表演讲究说、学、逗、唱,而其中又以逗哏为最重要。 从现存的作品看,丑角所用语言的逗哏手法有“三翻四抖”、“谐音打岔”、“俏...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