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管子(筚篥)资讯

每天早晨,不到8点,中央音乐学院琴房楼418琴房就会准时响起管子声,这是年逾七十的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管子演奏家、教育家胡志厚在练功。“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谁都知道。这是我的专业,功夫一定不能丢。”胡志厚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年365天,如没特殊情况,每天保证最少4小时的练琴时间。这就是他坚持了几十年的“保留曲目”。 作为我国第一位管子专业教师,胡志厚自1952年(11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前身)至今,已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生活、工作整整70个年头。回忆起当年走上音乐之路的缘由,他笑称是个“误会”,学习管子专业更是“阴差阳错”,但音乐和管子却成了他一生的挚爱。他以毕生精力推动管子专业建设,建立起相对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 走上管乐之路: 无心插柳柳成荫 1950年,胡志厚...
阅读全文 >>
白族民间器乐曲主要有三弦曲、唢呐吹打乐、 洞经音乐等;此外尚有古曲和竹笛、口簧、木叶等演奏的曲调,而其中乐器结构和演奏风格最为独特的是唢呐和三弦。 白族唢呐与汉族唢呐构造不同,背面无音孔,正面只有七孔,采用"借音"吹奏法。簧片短而较硬,低音浑厚、稳健,亦能跃上更高音区。音域宽广,乐曲结构较多地出现四度以上的跳进音程,具有明亮、粗犷、强烈的独特风格。白族唢呐吹打乐不仅用于婚丧嫁娶、喜庆节日、庙会等活动,还是传统白剧"吹吹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时也为民歌伴奏,甚至用于生产劳动的伴奏,如"栽秧会"时,整个栽插活动都在唢呐伴奏中进行。民间流行着表现喜庆、祭祀、欢乐、哀伤等各种情调的丰富曲牌,如"栽秧调"、"大摆队伍"、"龙上天"、"仙家乐"、"蜜蜂过江"、"哑子哭娘"、"跌落泉"等等,流行至今的达上百首之多。 ...
阅读全文 >>
阳春三月,又一国家级盛会将绽放郑州。202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将于3月21日至24日在郑州市举办。 在郑州市共有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爱好,带给人们愉悦的精神享受。在郑州新密洧水河畔有一座超化古寺,至今仍保留着拥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上古遗风“超化吹歌”。 古代“交响乐”,神奇! 作为郑州六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超化吹歌”是其中唯一一项音乐演奏技艺。 超化吹歌以管子为主奏乐器,辅以笙、笛、箫,再加上打击乐韵鼓、大铙、手钗、锣、钹、编钟、云锣等,是我国重要的古代交响器乐演奏形式。 引人瞩目的是,吹歌队里有支保留了300余年的铜管,其音质优美,清脆洪亮,在同类乐器中实属罕见。管子上粗下细,苇哨发音。别看是一根简单...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