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塞吐技巧

20世纪60年代以前,基诺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农村公社阶段。村寨由七人组成的“长老议会”管理,为首的二人称“寨父”、“寨母”(均为男性)。每个村寨都有一对大鼓,大者为母鼓称卓巴,小者为公鼓称卓色,分别放置在寨母寨父家中。平时任何人不能随意敲击或移动,只有在宗教祭祀(如祭祀女神)、盖新房等活动中方可击奏。真正使塞吐成为群众娱乐时的伴奏乐器,是一年一度的年节,届时欢庆三天,人们在塞吐、铓、镲等乐器伴奏下,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而在其它喜庆场合,如新米节、婚礼庆典等都不能敲击塞吐。 但就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基诺族的社会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广大群众已经摆脱宗教思想束缚,塞吐已被广泛用于各种节日和喜庆场合中。演奏时,常将塞吐横置于特制的梯形鼓架上,架高130厘米,一人在后敲击固定节奏,两人在前轮流击鼓对舞或一人在前边击边舞,舞姿刚健优美,奏法丰富多变。...
阅读全文 >>
现在的塞吐,是用一段红毛树原木掏空制成,呈圆筒形。规格尺寸不定。 鼓框两端蒙以未经处理的带毛黄牛皮,鼓面直径40厘米~80厘米、鼓框高70厘米~120厘米、鼓壁厚3厘米~5厘米。鼓皮四周边缘由十二或十六根方形木棒固定。木棒长30厘米,上粗下细,最粗处为4厘米见方。 钉牢后,露出鼓框外部的木棒长25厘米。从鼓的两端看,鼓面像一轮红日,木棒犹如太阳放射出的光芒,具有浓厚的原始艺术美感。 故此,人们又称它为基诺太阳鼓。鼓身两侧设有方形音孔,一为出音,二为拴绳。有的鼓身还绘有红、白、黑三色图案。鼓棰木制,棰长30厘米,木棰两端为圆球状棰头,手握中间,两端均可用于敲击。 ...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