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鼓的形制结构

79次浏览 · 由 默妍 于 2022-02-14 整理

蜂鼓鼓身多为陶制(蜂鼓的鼓身用黄泥捏成,然后入窑烧为陶瓷),广首纤腰,两端粗大,中间细小,全长50~64厘米,鼓腔的一端呈圆球状,鼓面较小,最大直径20~22厘米,顶端敞口(鼓面)较小,直径只有7~10.5厘米;鼓腔的另一端呈喇叭形,鼓面较大,直径达16~19厘米。

蜂鼓的形制结构

鼓腰细如蜂腰,直径5.8~8厘米,鼓腔两端相通,壁厚1厘米,中间衔接处较细而实,形如蜂腰。

鼓的两端蒙以牛皮或羊皮,鼓皮附于圆形铁圈之上,铁圈四周置铁钩数个,通过绳索联结系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以改变音高和音色。在广西百色地区靖西县等地,也有木制的蜂鼓,鼓皮不用绳索绷紧,而直接用鼓钉固定在鼓的两端,鼓身涂以朱漆,两端绘有黄色小菱形图饰,外表也很美观。

涉及乐器

蜂鼓(拼音:Fēng gǔ),瓷制混合击奏膜鸣乐器,是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瑶族和毛南族等民族的一种细腰鼓。因其腰细、两头粗、鼓身形似蜂腰而得名,也称“岳鼓”“横鼓”“勐咽”“如叨”“长鼓”“腰鼓”“瓦鼓”“黄泥鼓”。

猜你喜欢

由 沈梦溪 于 2022-02-14 整理
演奏蜂鼓时,将蜂鼓系以彩带横挂在腹前或胸前,圆球状一端鼓面置于左侧,喇叭状一端鼓面置于右侧,既可用双手拍击两端鼓面,也可用左手执木制或竹制圆头鼓棰敲击左侧球状―端鼓面,用右手拍击右侧喇叭状一端鼓面。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