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筝旋律重演《诗经》画卷

73次浏览 · 由 某某 于 2022-11-28 整理

诗歌在诞生之初是跳动的音符,流淌于天地之间。当《诗经》与音乐在当下重逢,当古筝以一弹一拨诉说出藏在文字中的情愫,琴声与弹奏者的空灵吟唱又将引起听者怎样的心灵悸动呢?

以古筝旋律重演《诗经》画卷

11月27日,有“古筝仙子”之称的古筝演奏名家常静和仙乐团成员、笛演奏家张笛做客大屋顶(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以乐为纸,以声为墨,为大家“挥毫”重演《诗经》画卷。

此外,《诗经》十讲系列课程的主讲人郁震宏也将到场,以独特的郁式幽默分享《诗经》文本的深层意蕴和《诗经》之乐给他带来的触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春江花月夜》独奏,2013年在央视春晚与雅尼合演《琴筝和鸣》,泰国公主常任皇家古筝教师,张艺谋电影《山楂树之恋》、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终极版》音乐主奏……这都是常静身上过往的光环,但她本人却并不把这些当做自己的冠冕,而是自我一路寻觅个体声音时曾留下的痕迹。

常静在访谈时曾说,音乐于她而言,就像空气一样,在身边弥漫、环绕,像人的一呼一吸,存在于身体之中。为了表达自己的声音,她不断尝试不同乐器间的组合碰撞,与摇滚、爵士、新世纪等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人合作,尝试更为当代的古筝表达,并在向外求的过程中得到极端丰富的满足。

而近十年则是一场返本还原的旅程,常静开始往回寻找。她在古筝弹奏中融入空灵的人声吟唱和即兴迸发的火花,回到古典和自己文化的根基中,尝试探寻刻在民族基因中的声音。

常静和张笛为大家带来的《诗经》之乐空灵唯美,大家一起欣赏这场由东西方乐器混搭的演奏吟唱。

涉及乐器

古筝(拼音:Gǔ Zhēng)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猜你喜欢

由 阿轺 于 2024-05-30 整理
在中国古典音乐的长河中,《寒鸦戏水》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静铺展在人们的心田。这曲古筝名作,不仅以其清新脱俗的旋律拨动人心,背后更藏着一段关于自然与艺术交融的创作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全文 >>
由 F.JCLOVE 于 2024-02-25 整理
"汉宫秋月"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古筝曲目,以其深沉悠远、哀婉动人的旋律,生动地描绘了汉代皇宫在秋夜月下那寂寥而沧桑的景象,抒发了一种对逝去辉煌和无常世事的深深感慨。
阅读全文 >>
由 一杯清酒 于 2024-01-15 整理
1983年6月28日,新中国古筝教育事业的奠基人、著名的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曹正先生向陕西省秦筝学会(前身为西安秦筝学会)题赠“筝道本源”,由此陕西省秦筝学会正式开启了这段历时四十年的上下求索。
阅读全文 >>
由 阿轺 于 2023-12-11 整理
12月10日,2023天津市第四届古筝艺术节举行,向中国传统古筝音乐致敬,探索古筝音乐艺术与当代音乐审美表达的深度结合。
阅读全文 >>
由 年糕 于 2023-09-27 整理
在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环节的第一篇章《国风雅韵》中,一段蕴含着鲜明浙江本土戏剧——越剧元素的古筝曲《烟雨染江南》,把人们带入到诗画江南的山水意境和人文画境中。让现场观众,特别是出身江浙的观众们沉浸其中,感慨万千。担任古筝曲独奏表演的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莎。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