钲的历史记载

106次浏览 · 由 ky 于 2022-03-14 整理

中国古代曾使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来指挥战斗。“鸣金”中的“金”就是指军队中作战作信号用的乐器。钲,古代乐器,形似钟而狭长,上有柄,用铜制成。成语“鸣金收兵”本意为停止进攻,结束战斗;现多比喻完成任务,结束工作。

“鼓”是种打击乐器。鼓声是群音之长,古人用鼓声来节制其他乐器;掌鼓的人,古代称为“鼓人”。古代军队打仗,以击鼓来督促、指挥士兵进军。《左传·庄公十年》中“曹刿论战”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由此成语“一鼓作气”常形容做事鼓起干劲,一往无前;“再衰三竭”形容力量一再消耗,已经快完了。旗与鼓是古代军队中指挥作战的工具。成语“旗鼓相当”原指两军对垒,后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大张旗鼓”本意是大量陈列出旗帜与战鼓,后比喻声势浩大。“偃旗息鼓”本意是放倒军旗,停息军鼓,引申为双方休军罢战,后比喻做事有始无终,无声无息地停止行动。“重振旗鼓”比喻事情失败后,重新组织力量。

钲的历史记载

考古学家在秦兵马俑军阵的指挥车上果然发现了指挥工具。可惜,革制的鼓早已腐烂,但这个青铜留了下来。两千多年前的秦军战士,就是听着它的声音从战场撤回。鸣金是收兵,而击鼓,则是前进。各级军官根据旌旗的指示改变击鼓的节奏,士兵们根据节奏行动,这样,在指挥官的意志下,成千上万的士兵作为一个整体进退攻守,互相配合。

战国时期齐国的孙武来到吴国,吴王下令将宫中美女180名召到宫后的练兵场,交给孙武去演练。孙武把180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让他们带领宫女进行操练,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孙武站在指挥台上,认真宣讲操练要领。安排就绪,孙武便击鼓发令,然而尽管孙武三令五申,宫女们口中应答,内心却感到新奇、好玩,她们不听号令,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武便召集军吏,根据兵法,斩两位队长。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巳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孙武执意杀掉了两位队长,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孙武传人请阖闾检阅,阖闾因为失去爱姬,心中不快,便托辞不来,孙武便亲见阖闾。他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一番解释,吴王阖闾怒气消散,便孙武为将军。

目前发现的商王朝的青铜乐器仅有一种,那就是(音挠)。铙的个体不大,形状与后世的青铜钟相近,有类似两片瓦粘合在一起的腔体,其上大下小,敲击后可以发音。腔体下连接有一个圆管形柄。在当时,人们一手持柄,一手敲击腔体,便可得到清脆的乐声。钟上面设钮供悬挂起来敲击,与铙的使用方式正好相反。据文献记载,铙的最主要的功能其实不是宫廷宴乐,而是用于战争——指挥军队退却。《说文解字·金部》称:“铙,小钲也。军法,卒长执铙。”《周礼·地官·鼓人》载:“以金铙止鼓”。东汉郑玄注:“铙如铃,无舌,有柄,执而鸣之,以击止鼓。”商代军队作战时,通过击鼓来指示士兵冲锋;需退兵时,则通过敲击铙来指示停止击鼓。

参考资料
钲(百度百科)

涉及乐器

钲(拼音:Zhēng),击奏体鸣乐器。是古代的一种军用打击乐器,也称“丁宁”,形似钟,有长柄,使用时口朝上,以槌敲击,盛行于春秋时期南方诸国。

猜你喜欢

由 蕾伊 于 2022-03-01 整理
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的大作——《说文解字》,就有关于“钲(zhēng)”的记载。文中是这样记载的: “钲(zhēng),铙(náo)也,似铃,柄中上下通。” “铙(náo),小钲(zhēng)也。”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