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完整的西汉初期瑟——西汉二十五弦瑟

340次浏览 · 由 Fucui 于 2022-03-21 整理

音乐来源于生活,在推动文明发展、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音乐既是传统治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人修养的重要内容,它穿过历史的浩荡激流,充分见证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

早期中华文明遗址中,就有以笛、哨为代表的吹乐器和以钟、鼓为代表的击乐器。先秦至汉代,随着礼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乐器更加复杂化,出现了编钟、编磬等大型乐器;在金石乐悬成为礼乐重器的同时,以琴、为代表的弹弦乐器产生,弹琴奏乐成为文人雅士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唯一完整的西汉初期瑟——西汉二十五弦瑟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着一件西汉黑漆二十五弦瑟,出土于马王堆1号墓。二十五弦瑟,长116厘米,宽39.5厘米,高10.8厘米。出土时瑟的25根丝弦完整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上,25个拱桥式木柱也保持在原位。它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唯一上古瑟调弦实物,为古代乐器研究提供了宝贵物证。

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的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一号墓出土的西汉黑漆二十五弦瑟,是唯一完整的西汉初期瑟

唯一完整的西汉初期瑟——西汉二十五弦瑟

西汉黑漆二十五弦瑟是西汉的一种漆器,弦乐器。木质,长方形,原裹有瑟衣,部件齐全,柱位清楚。瑟面成拱形,中空,下嵌有1厘米厚的底板。首尾髹黑漆,其余光素。底板两端有首越和尾越。首岳一条,右边有二十五个弦孔;二十五根丝弦系于木枘,每根弦下有可移动的调音柱,底部两端有共鸣窗。尾部有内、中、外三条尾岳,内外岳左边各有九个弦孔,中尾岳左边有七个弦孔。尾端有四个系弦的木钠,钠端为银制,饰涡纹。弦由四股素丝左旋搓成,中岳上的弦较粗,径由1.9毫米递减至1.2毫米,内、外岳上的弦较细,径由1.2毫米递减至0.5毫米。每条弦下有拱形木柱。系弦的方法是弦头打蝴蝶结,弦尾从首越内穿入弦孔,引过瑟面,张在首尾岳之间,再穿过尾岳弦孔,进入瑟体内部,再左折经“过弦槽”,过尾端瑟壁而上,又向右折勒紧,顺瑟面分别系在四个坚持弦钠上。

瑟有两种弹奏方法,一是横瑟于膝前,双手并弹。二是将瑟一端置于膝上,另一端斜置于地,右手弹膝上一端的弦,左手按瑟面中部的弦。瑟的声音富有感染力,能够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故有舜帝南巡不返,帝妃湘灵垂泪鼓瑟的故事。此瑟按五音调弦,同时也是中国出土数十件古瑟当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为研究古代音乐史及汉代乐器的演奏方法提供了非常可贵的实物资料,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于汉代音乐文化发展水平的了解。

涉及乐器

瑟(拼音:sè),一种传统弹拨弦乐器,外形类似筝但略宽。按五声调式定弦,常作为琴的伴奏乐器,常与古琴并称琴瑟。瑟在中国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常与古琴并称。

猜你喜欢

由 Eno Elvis 于 2022-04-21 整理
琴是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瑟是古代一种弹奏板箱体弦鸣乐器,古筝是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琴体积较小,音量较小弦也较少。瑟体积大空腔大故音量大,弦多则音色变化多。瑟是单弦发音,瑟的发声在低音区略空泛,高音区略显单薄。
阅读全文 >>
由 九曲 于 2022-02-28 整理
中国音乐是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中叶之前,经历了远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以其多姿多彩的品种和内涵丰富的体系闻名于世。
阅读全文 >>
由 日记里的汤姆 于 2022-02-15 整理
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阅读全文 >>
由 秋色 于 2022-02-15 整理
瑟的起源十分久远,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其他如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一点零星发现。文献记载“庖羲氏”作瑟。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