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天琴中的传统文化 古老天琴跨界演绎

199次浏览 · 由 长恭 于 2022-04-11 整理

一边手抱天琴,一边摇动挂在脚上的铃铛串,边弹边唱,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壮族天琴的表演方式。

圆润明亮的古老琴声配以清脆悦耳的歌声,总能让人沉醉其中。壮族天琴的音乐魅力让一代代天琴传承人为之痴迷,1998年出生的李恩平就是其中一位,他用一把天琴,一身才艺,一颗炙热的心,演绎着壮族文化的新活力。

天琴带来更广阔的世界

“泉水弯弯过山坡,壮人生来爱唱歌……”,日前,在“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南宁主会场的彩排现场,李恩平带着自己的学生反复练习着即将表演的曲目。李恩平告诉记者,今年的“壮族三月三”主会场活动,在南宁青秀山风景区专设了天琴表演区,他和团队将现场弹唱《唱天谣》《阿姐琴谣》《山歌恋》《放雁》4首歌,为到场的游客、市民献上一份多彩的非遗文化大餐。

挖掘天琴中的传统文化 古老天琴跨界演绎

天琴是壮族人民发明的古老传统民族乐器,主要流行于广西崇左的龙州、宁明、凭祥等地。天琴形制优美,工艺独特。琴头正窄侧宽,琴杆细长,琴头与琴杆用三节木料以榫卯原理拼接而成,弹奏时以拨片或手指拨动琴弦,发出清脆的拨弦声。

被天琴的独特魅力吸引,李恩平10岁时开始练习天琴弹唱,常与村里文艺队一起学琴、练歌、跳舞。上高中后,他选择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并靠着弹天琴和唱跳技能,走出大山,顺利地考上天津传媒学院。

挖掘天琴中的传统文化 古老天琴跨界演绎

大学期间,他带着壮族天琴、壮锦、铜铃,代表学院参加了第二届争奇斗艳少数民族舞蹈大会,登上了央视舞台。随后,受北京歌舞中国最美星光组委会邀约,他带着广西的天琴娃们参加2018歌舞中国最美星光国庆文艺晚会的节目录制……“天琴两根弦很简单,却带我们去了更大的世界。”

也曾遭遇争议与坎坷

天琴,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作为一名年轻的天琴艺术传播者,李恩平希望这一古老的乐器有更新的传承,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他在舞蹈编创中增加了自己的专业艺术。比如,在原创节目中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动作,让天琴表演变得丰富起来。

挖掘天琴中的传统文化 古老天琴跨界演绎

这样的表演却引来了争议。李恩平上台表演要化浓妆,穿的衣服另类别致,收腰很短,无论是材料还是样式都没有遵循当地的传统。而当他扭动腰身跳起自编的舞蹈,弹着天琴唱山歌时,眉宇间透出的那股女性魅态,让一部分人无法接受。

他的表演视频引来了一些网友谩骂,面对非议,李恩平一开始也难过伤心,但一直支持他的奶奶说:“既然选择了不一样的路,那就像花儿一样去走完,花开花落自有时,不要辜负了自己的初心。”李恩平心情逐渐平复,坚定了把这条天琴传播之路走下去的决心。

寻找更多渠道推广天琴

如今的李恩平利用非遗天琴进校园、开办非遗天琴艺术培训班等途径,教过学生近500人,常驻演员团队50人,常驻学生60人左右。他还创建了自己的天琴制作工厂,与搭档杨德合写了非遗歌舞剧剧本《壮族天琴的缘起——仙境》、沉浸式体验剧《壮+侗+苗非遗田野音乐会》等。

挖掘天琴中的传统文化 古老天琴跨界演绎

2021年底,他还尝试了音乐的跨界融合,指导成立了一个由4名女孩组成的新组合,将天琴与电音融合起来。天琴、竹笛、银铃手镯,搭配上现代电子音乐,“她们一出场就很‘炸’,看着大家跟着天琴的音乐节奏一起舞动时,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李恩平笑着说。

天琴结合电音让他看到了与传统传播道路不一样的惊喜,他表示,未来,自己会继续挖掘天琴中的传统文化,寻找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

涉及乐器

天琴(拼音:tiān qín)是壮族人(布偏与布岱支系)使用的弹拨类弦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越边境的峒中、宁明和龙州等地。

猜你喜欢

由 Susan 于 2022-06-02 整理
天琴是广西壮族独具特色的乐器之一,属于弹拨类乐器,在壮族民间多作为伴奏乐器,流行于广西龙州一带,壮语称“叮、鼎”,译为“天”,并视为与天交流的法器。
阅读全文 >>
由 烟雨燕双飞 于 2022-04-13 整理
秦华北,壮族龙州天琴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人,13岁起跟爷爷学做琴,专注天琴制作45年。
阅读全文 >>
由 八日蝉 于 2022-02-14 整理
在壮族的偏人与岱人中流传。原为天婆(巫婆)为人禳灾治病时所用,后来,这种巫术性质的弹琴歌舞演变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但仍称唱天、弹天、跳天。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