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馆古乐雅集:古琴和南音古乐齐聚古城

205次浏览 · 由 九曲 于 2023-08-21 整理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古乐雅集在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梅花馆举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姚公白伉俪携手走进该馆交流演奏,梅花馆南音弦友通过指、谱、曲高规格演奏迎接客人,参加演奏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苏诗咏、夏永西等,我国古老音乐杰出代表古琴和南音在泉州古城交相辉映,精彩的演出令现场听众陶醉。

梅花馆古乐雅集:古琴和南音古乐齐聚古城

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200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于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姚公白自幼爱好音乐,从其父姚丙炎先生学琴,深得浙派姚门精髓。此次来泉,他分享了古琴在我国和福建的发展情况,为现场观众演奏了《乌夜啼》,该曲见于1425年琴曲专集《神奇秘谱》。

“古琴在泉州有许多传播者和爱好者,纵观历史,泉州一直有古琴的乐脉,虽有高潮,也有低谷,但从未断过。”姚公白说,泉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南音是泉州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泉州申遗成功后,影响力与日俱增。与南音相比,古琴声轻音细,要竖起耳朵来听,常为三五知己雅集细品,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一直深受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姚公白的夫人张为群也到场为观众演奏了古琴《忆故人》,她生于泉州古城,七岁移居香港,现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为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哲学博士、香港瀞和琴社副社长。先后随刘楚华、姚公白习琴,演出前,姚公白为其调琴,现场演绎琴和鸣。

此次交流活动,拉开了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该中心精心准备了嗳仔指《霏霏飒飒》和大谱《梅花操》等现场演奏,尤其是苏诗咏、夏永西领衔演奏的《梅花操》博得现场听众阵阵掌声。

“偶向人间挥一曲,飞鸿目送海天深。”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长蔡胜铁说,此次古琴和南音古乐齐聚古城交流演出,虽是跨界交流,但都是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泉州历史文化中心成立40年来的宗旨是一致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该中心倡导成立了中国南音学会、泉州南音研究会,为南音传承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今后,该中心还将在保护、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为南音守正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涉及乐器

古琴(拼音:Gǔ Qín)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猜你喜欢

由 苏肆 于 2024-05-16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有一位盲人乐师以其超凡的音乐才能和辨音能力而闻名遐迩,他就是春秋时期的晋国乐师——师旷。师旷辨音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音乐感知的奇迹,更是对智慧与心灵深度的一次颂歌。
阅读全文 >>
由 袁城 于 2024-05-14 整理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古琴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文化的载体,其发展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情怀。其中,“周文王、周武王加弦”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古琴形制的演变,更折射出两位君王的德行与治国理念。
阅读全文 >>
由 肖毅 于 2024-05-14 整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琴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文化与哲思的象征。其中,关于“舜作五弦琴”的故事,不仅承载了对上古圣贤的追忆,也映射了古代社会对和谐与美德的向往。这个故事,像一首穿越时空的古曲,回响在每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心中。
阅读全文 >>
由 小何 于 2024-04-03 整理
在远古洪荒的时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开创了一项影响深远的艺术创举——制琴。这个传说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长河中,至今仍被后世传颂。
阅读全文 >>
由 Fucui 于 2024-03-16 整理
古琴,作为中国古老的弦乐器,其指法精细繁复,蕴含着深厚的美学与哲学理念。学习古琴的过程中,除了掌握正确的指法技巧,规避错误同样重要。以下是古琴指法中应特别注意的五大禁忌。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