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凤首箜篌技巧

凤首箜篌起源于古代猎弓,其琴身恰似一叶小舟,加之向上弯曲的琴颈,犹如一张多弦的猎弓。 船形共鸣箱用质地坚硬沉重的木料掏空制成,琴箱长60厘米~80厘米,以68厘米长的最为多见。 其上蒙有一块窄而长的鹿皮(染为红色),皮面中央置有一个条形木板,它起着上系琴弦、并将琴弦振动下传到皮面的双重作用。琴弦另一端用红丝绳拴于弯曲的琴颈上,并有红丝穗下垂,上下移动拴弦的丝绳,可以调节音高。 “项有轸”、“项有绦”、“颈有轸”即指此而言。古时最早的凤首箜篌,只张有五至七条藤丝弦,流行于南部山区;公元8世纪前后,增为十三或十四弦,用于宫廷音乐;如今流传的凤首箜篌多为九弦、十三弦或十六弦。 演奏时坐姿,将琴置于特制的琴架或木凳上,双手抱弹,左、右手拇指、食指均可弹拨琴弦发音。 用于不同音乐时,定弦也有所不同,比如骠国乐的十三弦凤...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