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

月琴发源及历史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一对青年男女相亲相爱,但他们在世俗的阻隔中不能成婚。于是两人互相邀约,逃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深涧峡谷中生活。这个深涧峡谷里有股山泉,山泉沿沟往下潺潺流淌,他们俩人顺水流径直往下走,泉水在一道大坎子上跌落到了下一层上,俩人绕过坎,来到坎下,泉水像瀑布顺岩跌下坎,坎下有一个龙滩,大大的、圆圆的,人们称这里为“吊滩”。吊滩上水花四溅,阳光从树叶逢隙中撒落下来,金光灿灿,景色十分迷人。俩人便停下来在吊滩边追逐嬉戏,捧水互泼,把一切烦恼都抛在了脑后,仿佛吃了无忧草。猛然间,这山泉吊滩发出的叮叮咚咚的美妙之声吸引了男青年,男青年痴痴迷迷地张望,细听细品。姑娘见状,还以为他着了什么魔,跑过来使劲摇晃着男青年着急地问:“阿哥,您怎么了?”男青年被摇动才如梦方醒,他扶住姑娘的肩头说:“阿妹,您听,这声音多好听啊,简直是一曲来自天外的天籁之音。”姑娘侧耳静听说:“真的,太美妙了,这么动...
阅读全文 >>
月琴是从阮演变而来的乐器。当时和阮相似,后来逐渐变化,清时月琴就与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简化,琴杆变短,音箱呈满圆形,而且在各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我国的月琴在唐代传入日本,19世纪30年代达到最盛时期,遍及一般人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月琴在日本被禁,战后才又恢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改革制成宽颈月琴。长67厘米。十八至二十四品,定弦g、d1、g1、d2,音域g—c4。用尼龙缠钢丝弦。 八十年代制成长杆月琴,长80厘米,缚弦下移,增置弦码,音箱内横音梁间增置两条竖音梁。三十品,定弦g、c1、g1、c2。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琴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比如,月琴传到了台湾以后,形状有了一些小变化。台湾月琴的颈较长,音箱为木制圆形,偶有6角形或8角形。 ...
阅读全文 >>
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 月琴起源于阮。早在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前87年),中国人已经创造发明了阮。 但当时这种以“弹”和“挑”为主要演奏手法的乐器,都笼统地称为琵琶。据东汉傅玄《琵琶赋》序所载,阮是当时乐工参照琴、筝、筑、卧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是:“中虚外实,天地象也;盘圆柄直,阴阳叙也;柱十有二,配律吕也;四弦。” 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可知,当时的阮长三尺五寸。汉时称秦琵琶,它通过“丝绸之路”向西域传播,在甘肃麦积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画上,均能见到它的造型。 《旧唐书·音乐志》...
阅读全文 >>

参考资料以及贡献者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