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管乐器

侗笛(拼音:dòng dí),别名介各、济各斯、各笛、草笛,侗族特有的吹口气鸣乐器,外形和洞箫相似,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和黔、桂、湘三省毗邻的广大地区。
篪(拼音:Chí),吹孔气鸣乐器。中国古老的横吹竹管乐器。《广雅》中记载此乐器有八孔,但《周礼》中记载此乐器有七孔,而随着宫廷雅乐的逐渐衰落,这一种中国乐器已很罕见。
鼻箫(拼音:bí xiāo),别称虽劳、屯卡、圆哈,是海南岛黎族的边棱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流行于海南省。
波列(拼音:bō liè)是壮族双簧气鸣乐器。壮语又称比列、别列。壮语“波”、“比”、“别” 皆为吹,“列”为管,即吹管之意。汉族称壮族唢呐。是历史较悠久的民间乐器,经过改革,音色优美、音域扩展,已成为优良的独奏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宁明、 凭祥和南宁等地。
扎布令(拼音:zhā bù lìng),又称陶笛、德林、扎令、列丝,藏族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和藏北高原牧区。
塞箫(拼音:sāi xiāo),别名展尖,苗族的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兴义、安龙,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那坡和云南省广南、富宁等黔、桂、 滇三省区接壤的苗族地区。
筒钦(拼音:Tongqin),又称“莽筒”、“铜冬”、“铜洞”、“大铜角”等。是藏族、蒙古族吹奏乐器,喇嘛教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低音乐器。流行于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甘肃等地喇嘛寺庙中。在藏族地区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
决列(拼音:jué liè)僳僳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等地。
低音笙(拼音:dī yīn shēng),笙的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传统笙多为17 簧。解放后试制成功扩音笙、加键笙、转盘笙、低音笙和排笙等新品种,簧数多种。
阿乌(拼音:ā wū),又称布里拉,彝族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昆明市近郊官渡区彝族撒马支系和子君人中。
咚咚亏(拼音:dōng dōng kuī),别称早古得、呆呆哩,土家族的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短箫(拼音:duǎn xiāo),朝鲜族竖吹乐器,朝鲜语称“单扫”,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
双管巴乌(拼音:shuāng guǎn bā wū)彝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蒙自、建水等地。
木叶(拼音:mù yè)我国古代许多民族流行的一种乐器,是苗家富有古风色彩的天然乐器,吹木叶,则是苗族人民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骨哨(拼音:Gǔ shào),用一截禽类的骨管制成,一侧刻孔,有的骨管内还插一根可以移动的肢骨,用以调节声调。河姆渡遗址出土有大量的野生动物遗骨,其中鹿科动物居多,仅鹿角即有400多件,可知当时人们狩猎的对象主要是鹿类。
哈号(拼音:Nán xī hā hào)是一种几近失传的乐器,为瑶族先民所创,与瑶族乐器中的角号有异曲同工之妙。由嫩竹削制而成。
笔管(拼音:bǐ guǎn),别称勒拱,布依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环江等地。
海螺(拼音:Hailuo),藏、蒙古、纳西、傣、满、汉等族吹奏乐器。又称蠡、梵贝、海螺号、法螺等。流行于西藏、内蒙古、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省、区。
巴拉曼(拼音:bā lā màn)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双簧气鸣乐器。民间又称皮皮、毕毕、巴拉曼皮 皮。汉文史籍中曾译作巴拉满。它还有芦笛、芦管之称。流行于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各地,尤以南疆和田、麦盖提、莎车,东疆鄯善、吐鲁番等地最为盛行。
长唢呐(拼音:cháng suǒ nà)是朝鲜族双簧气鸣乐器。古称大平箫、太平箫。又有唢呐之称。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