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乐器

凤首箜篌(拼音:fèng shǒu kōng hóu)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凤首箜篌在东南亚地区也被称为“桑柯”,在清代被称为“总稿机”。多用于宫廷礼乐,在民间较为罕见,一度失传。
竹簧(拼音:zhú huáng)又称响篾、吹篾、弹篾、口蔑、口簧、口琴、口弦。历史悠久,形制多样。是我国彝、拉祜、纳西、僳僳、傣、哈尼、景颇、佤、布朗、怒、独龙、基诺、普米、苗、藏、珞巴、羌、哈萨克、回、高山、黎和汉等民族综合奏体鸣乐器。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宁夏、陕西、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省区。
小忽雷(拼音:Xiǎo hū léi),中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因其发音忽忽若雷而得名。又称龙首琵琶或二弦琵琶。民间流传甚少。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唐代制作的小忽雷一件,被誉为稀世珍宝。
赛依吐尔(拼音:sài yī tǔ ěr),是塔吉克族富有特色的弹拨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其邻近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地。
苗族四弦(拼音:miáo zú sì xián)是苗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那坡县。
其布厄(拼音:qí bù è)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碧江、兰坪、泸水、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保山地区腾冲、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龙陵等地。
龙头三弦(拼音:lóng tóu sān xián)是白族弹拨弦鸣乐器。因琴首饰以龙头而得名,白语称匈子加。流行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等地。
三线琴(拼音:sān xiàn qín)是京族弹拨弦鸣乐器。亦即京族三弦。形制独特,音色浑厚,常用于独奏和民歌伴奏,深受京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山心、万尾和巫头等地。
蝶式筝(拼音:dié shì zhēng)1980年11月,何宝泉设计的蝶式筝,通过中国文化部科学技术局“技术鉴定”,并获得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科技成果二等奖”。蝶式筝的成就,在于它的布弦突破了五声音阶,达到七声音阶,易转调,能演奏十二平均律,大大扩充演奏范围,并能融入乐队发挥协奏功能。
碧约牛腿琴(拼音:bì yuē niú tuǐ qín),是哈尼族拨弦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一带,一般用于独奏和民歌伴奏。
拉祜族小三弦(拼音:lā hù zú xiǎo sān xián)是拉祜族、佤族和哈尼族爱尼人的弹拨弦鸣乐器。因拉祜人最为喜爱而得名。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等地。
傈僳三弦(拼音:lì sù sān xián)是傈僳族、景颇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族有的地区也泛称为其伯。景颇族称玎。流行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保山地区腾冲,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龙陵、盈江,临沧地区镇康和思茅地区西盟等地。
托甫秀尔(拼音:tuō fǔ xiù ěr)是蒙古族、满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博乐、精河、伊犁地区尼勒克、塔城地区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东北等地。
忽雷(拼音:hū léi)是一种颈式半梨形音箱的拨弦乐器,可见于唐代的典籍记载,唐代使用忽雷非常的广泛,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很少能看到忽雷这种乐器了,当然也就无人再会弹奏这种乐器,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喀什热瓦普(拼音:duō lǎng rè wǎ pǔ)是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又译称刀郎热瓦普、多兰热瓦普。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巴楚、麦盖提和莎车等地。琴身用桑木、杏木或核桃木制作,是“哈密 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巴朗孜库木(拼音:bā lǎng zī kù mù​)是塔吉克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乐队东布拉(拼音:yuè duì dōng bù lā)是是哈萨克族弹拨弦鸣乐器。因用于乐队演奏而得名。这是在阿肯东布拉的基础上,改革制成的东布拉系列乐器,已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工团哈萨克民族乐队。
赛玎(拼音:sài dīng)是布朗族弹拨弦鸣乐器。布朗语又称得玎、扒玎、玎朗。“得”为弹,“玎”为琴,意即弹奏的琴。汉族称其为布朗玎。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双江、永德等地
彝族大三弦(拼音yí zú dà sān xián)彝族大三弦由共鸣筒、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缚弦和琴弦等部分构成,每逢彝族火把节、插花节和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都要身着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苗族三弦(拼音miáo zú sān xián)苗族弹拨弦鸣乐器。苗语称三弦。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等滇、桂、黔三省交界的广大苗族地区。发音清脆明亮。常用于独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深受苗族青年喜爱。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