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笛(拼音:zhú yè dí),别称拔奔、叶子笛,侗族的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从江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线琴(拼音:sān xiàn qín)是京族弹拨弦鸣乐器。亦即京族三弦。形制独特,音色浑厚,常用于独奏和民歌伴奏,深受京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山心、万尾和巫头等地。
波芦(拼音:bō lú),壮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凤山、东兰、巴马等地。
扁鼓(拼音:Biǎn gǔ) 打击乐器,又被称作战鼓,旧时用于宗教音 乐和民间婚礼一时,现用于民间乐器合奏、舞蹈、灯会、杂技团、和群众性锣鼓队中。广泛流行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扁鼓圆形,鼓框木制,两面蒙羊皮或牛皮,用绳索绷紧。鼓面直径37~45厘米。
牙筝(拼音:yá zhēng)是朝鲜族弓拉弦鸣乐器。历史较为悠久,形制与筝近似,音色圆润宽厚,可用于合奏或为戏曲伴奏。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小鼓(拼音:xiǎo gǔ)是壮、侗、彝、土家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贵州、云南、湖北、湖南等省区。小鼓多用于民间,过年时使用。基本与大鼓相同,只是鼓皮为羊皮, 且不敲的一面绷有多条响弦; 鼓棰使用两条硬木棰, 棰头较小,且不包任何外物。
抬鼓(拼音:Tái gǔ),又称水鼓。傣族、德昂族棰击膜鸣乐器。德宏地区傣语称梅藏嘎。德昂语称格楞当,为大鼓之意。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保山地区。历史悠久,早在五百多年前,傣族、德昂族民间就流传这种大鼓了。明代李思聪《百夷传》载:“其乡间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盾)牌为乐”。说明它广泛用于盛大节日和民间娱乐场合中,几百年来,大鼓在傣乡盛传不衰。
根卡(拼音:gēn kǎ)是藏族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等地。
艾捷克(拼音:jié kè)又名哈尔扎克。起源于维吾尔族民间。流行于新疆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车和库车等地。
独弦胡琴(拼音:dú xián hú qín)琴形、结构与二胡相似,演奏者自制自用,故用材和规格尺寸不一。琴杆多使用桐木制作,常见者45厘米~50厘米。上端琴头呈方柱形,平顶无饰。
木棍琴(拼音:mu gun qin),高山族敲击体鸣乐器,阿美部族称阔康。流行于台湾省中部地区。
铓筒(拼音:Mangtong),傣语称筚相短、哈亚。汉语称桶子、大铜角。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及辽宁、吉林等地。
圆鼓(拼音:Yuán gǔ)是满族、朝鲜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满语称铜肯,又称抬鼓。朝鲜族又称扁鼓、民鼓。 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盛行。
朗多依(拼音:lǎng duō yī)形似二胡,琴筒、琴杆、弓杆均用竹制,琴筒一端蒙笋壳为面,弦和弓弦用“鸡螺丝”细藤制作。演奏时,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演奏,音色柔和,音量较小。民间用于独奏自娱。
傣玎(西玎)(拼音:dǎi dīng)傣玎是傣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西玎或玎西。傣语“玎”意为弹奏之琴,是傣族弹弦乐器的总称。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思茅、临沧等地区。
壮笛(拼音:Zhuàng dí),壮语称奴,直译为笛,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 田林、百色、那坡、德保、靖西等桂西各地。
牛腿琴(拼音:niú tuǐ qín)是侗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体细长形似牛大腿而得名。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等黔、桂、湘三省、区接壤的广大侗族地区。
忽雷(拼音:hū léi)是一种颈式半梨形音箱的拨弦乐器,可见于唐代的典籍记载,唐代使用忽雷非常的广泛,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很少能看到忽雷这种乐器了,当然也就无人再会弹奏这种乐器,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苗族唢呐(拼音:miáo zú suǒ nà)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花垣、凤凰等县苗族地区。
喀什热瓦普(拼音:duō lǎng rè wǎ pǔ)是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又译称刀郎热瓦普、多兰热瓦普。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巴楚、麦盖提和莎车等地。琴身用桑木、杏木或核桃木制作,是“哈密 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完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