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拼音:bā jiǎo gǔ),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一说是八旗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七面框边内各嵌两至三枚小铜钹,一面嵌钉柱缀鼓穗,寓意五谷丰登。是民间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
海螺(拼音:Hailuo),藏、蒙古、纳西、傣、满、汉等族吹奏乐器。又称蠡、梵贝、海螺号、法螺等。流行于西藏、内蒙古、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省、区。
竹筒琴(拼音:ZhúTǒngQín) 竹筒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打击弦鸣乐器,距离至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它与我国古代流传的“竹铜鼓”、东南亚各国古代流传的“竹管形琴”十分相像。但因流传于僻壤山乡,史籍无载,直到明代才有记录。
鹿笛(拼音:Ludi),又称鹿哨,是是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族由桦木制成的唇振气鸣乐器。
长鼓(拼音:cháng gǔ)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朝鲜族长鼓,另一种是瑶族长鼓,还有一种是福州狼串。朝鲜长鼓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鲜族聚居地区,又名伏鼓。 瑶族长鼓于宋代已流传,多以燕脂木制作,工艺精细,主要用于舞蹈伴奏。福州狼串,也称为福州长鼓,是福建民间传统打击乐器,多用于福建民间音乐。
马骨胡(拼音:mǎ gǔ hú)壮族拉弦乐器。壮族称冉督、冉列。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带和云南、湖南等省壮族地区。
基诺竹筒(拼音:Jīnuò zhútǒng),基诺族敲击体鸣乐器,又称七轲。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族喜爱狩猎,猎获后唱歌以示庆贺。演唱时多敲击具有 不同音高的竹筒为伴奏,又称“竹筒调”。曲调有:走路调,在狩猎归途中唱;回家调,在回到家中邀请邻居共享时唱。
纳西胡琴(拼音:nà xī hú qin)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因饰龙头和琴筒较大,纳西族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形制较为古朴,音色柔和浑厚,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铜鼓(拼音:tóng gǔ)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它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铜鼓在越南、老挝、缅甸和泰国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也有流传。
彝族三胡(拼音:yí zú sān hú)是彝族阿细、撒尼支系弓拉弦鸣乐器。阿细人称勒胡,撒尼人称里胡、额胡。彝语“勒”、“里”、“额”均为拉奏之意。形似中胡,音色柔和浑厚,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流行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弥勒、泸西和宜良等地。
胡笳(拼音:Hú Jiā),又称潮尔、冒顿潮尔,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形似笛子,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圆润、深沉。
决列(拼音:jué liè)僳僳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等地。
三弦琴,共张三根弦,故名“三弦”。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亦传入琉球、日本等地。在昆曲、淮海戏、大弦子戏等戏曲与单弦、大鼓、三弦书等曲艺中为主奏乐器。
姊妹箫(拼音:zǐ mèi xiāo),别称乌里乌鲁、占得息、力布 、咪咪,布依族、苗族的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黔西南、黔南、安顺等地区。
苗笛(拼音:miáo dí),苗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桂北苗族聚居地区。
芒筒(拼音:máng tǒng),别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侗、水、瑶等族的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
塞吐(拼音:Sāi tǔ),基诺族特有的一种乐器。是用一段红毛树原木掏空制成,呈圆筒形。规格尺寸不定。鼓框两端蒙以未经处理的带毛黄牛皮,鼓面直径40厘米~80厘米、鼓框高70厘米~120厘米、鼓壁厚3厘米~5厘米。鼓皮四周边缘由十二或十六根方形木棒固定。木棒长30厘米,上粗下细,最粗处为4厘米见方。
口箫(拼音:kǒu xiāo),别称利列、唎咧,黎族吹奏乐器。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
小鼓(拼音:xiǎo gǔ)是壮、侗、彝、土家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贵州、云南、湖北、湖南等省区。小鼓多用于民间,过年时使用。基本与大鼓相同,只是鼓皮为羊皮, 且不敲的一面绷有多条响弦; 鼓棰使用两条硬木棰, 棰头较小,且不包任何外物。
环鼓(拼音:Huán gǔ),回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宁夏、甘肃等省区。有单面和双面两种形制。
完善 关闭